-
銘記歷史的苦難
補一堂二戰的基礎知識課


行過地獄

人人都需要的知識座標

上一場大戰的陰影尚未遠去,世界就已經往下一場大戰奔去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帝國仍是世界秩序的主宰,象徵文明、進步與現代。二戰結束之後,「帝國」兩字就此破產,成為沒有國家敢自稱的髒字。二戰改變了一切,但這場戰爭為何爆發?如何變成規模遍及全球的大戰?又對人類社會及世界歷史帶來什麼影響? 本書將各個專業面向統整連結起來,既還原戰爭始末及經過,也深入剖析戰爭中的政治、軍事、經濟、道德、民防、心理與法律。

這是你我都可能聽過、卻未曾真正理解的一段歷史,出自於全球首屈一指的二戰史權威。隨著今日世局走向不安與動盪,全球衝突的隱憂再度浮上檯面。或許沒有哪個時刻,比現在更需要重新認識二戰,那場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


 鍍金般的年代結出最惡之果  


通往地獄的道路不是善意,而是「鐵了心要自我毀滅」,誰又會料想到,原本站在世界文明頂峰的歐洲。下一秒卻淪為「野蠻大陸」與「血色大地」,然後又在戰後涅槃重生,成為我們今日所見的歐洲。

元首或獨裁者

希特勒是天生的演員,擅長演講和煽動群眾情緒。 他究竟如何成為萬眾擁戴的德意志民族領袖,以及眾所皆知的邪惡象徵?

本書不僅是一部傳記,更記錄了二十世紀上半葉德國和奧地利的社會變動和進展,以及戰間期各地發生的重大事件與其影響。桑德庫勒的文字縝密精鍊,所有當前最新研究的結果皆消化在敘述之中,毫無模糊不清的分析。書中更包含了多達六、七十張少見於媒體甚或根本不曾披露的圖像,期望能為讀者開啟一個不同的視野。

歷史之慟

思辨極權之惡的偉大傑作


了解納粹大屠殺最有力的見證作品,了解納粹大屠殺最有力的見證作品

作為人類史上最大暴行的倖存者與見證者,普利摩‧李維更在往後四十年餘生中,無數次重返記憶中的集中營,持續地對惡加以闡述;秉持科學家的理性,從語言和哲學上去釋疑,一一檢視錯誤。尤其在滅頂者與生還者之外,還有許多人處於難以定義的灰色地帶,李維探究其中人類意志的脆弱本質,盡其所能去追求真相、見證與正義,對抗旁觀者對歷史的簡化及錯誤認知。

事實上,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可能會很痛苦,你可能對人性失去信心。綜觀今日極端主義升溫,這本書猶如一道屏障,每當政治暴力又起,警告我們勿忘用見證者的眼光去檢視。

納粹集中營經典鉅作


記錄下時代的暴行,卻也留下了人性堅不可摧最有力的證據

在集中營裡,德國納粹用系統化的暴力迫害猶太人:先以少量配額的食物使囚犯處於無時無刻飢餓的狀態,再以人類難以負荷的勞動量苦其肉體,最終用權力侵蝕囚犯的尊嚴,使囚犯別無選擇地臣服。

「我們被密閉的貨車運送至此處;我們看見我們的女人和孩子一去不返;我們淪為奴隸,沉默不語、拖著疲憊的步伐上工收工步行了百次,在淪為無名死者之前,我們的靈魂早已奄奄一息。我們是回不去的了。沒有人可以從這裡出去,沒有人可以帶著烙印在肉體上的印記將這個醜陋的音信傳播至外界,告訴人們,在奧斯維辛,肆無忌憚的人,將人,糟蹋為何物。」

思索轉型正義

對過去邪惡進行種種反思


從另一岸到這一岸,我們都站在轉型正義的起點上

每一個國家,都有繞不過的傷口。見證了過往殘酷的許多名字,就這麼被時間抹去。

當舉世都盛讚德國人能正確處理轉型正義問題時,這本書對於同樣身處歷史、族群議題中等待和解的台灣,或許能打開一扇希望之窗,以及值得借鏡的典範。

真相的衝突、辯論與詮釋


心懷愧疚的民族,會怎麼解釋自己國家的過去

 做為德、日兩國長期的觀察者,布魯瑪探究德國和日本如何試圖接受自己在二戰的行為:他們激進地發動戰爭卻又恥辱地戰敗,戰時還犯下諸多如禽獸般的罪行。

他走訪二戰遺緒的多個代表性城市,包括奧許維茲、廣島、南京等;並透過訪談各種不同觀點的人士,從政治運動、政府政策,到文學、藝術與宗教,全方位探索戰爭的的罪惡感是如何在兩國的民族精神上,留下深刻的鑿痕。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