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童的天真想像,二戰集中營流放者的掙扎求存
被迫低頭時,不要忘記心中的光
為什麼我們想推薦這本立陶宛歷史圖像小說?對於台灣讀者而言,社群鮮少討論的東歐國度,陌生的西伯利亞荒原,此時此刻有什麼樣的理由閱讀?然而一旦理解故事的背景,翻開本書,荒謬的不只是在荒野拔野草煮石頭湯給孩子喝;震撼的不只是在冰川上隔著冰層,哭著跟凍死的朋友屍體說再見,最能感同身受的,這些故事是身為台灣人也能懂的歷史傷痛。
蘇聯二戰占領立陶宛後,將有公民意識的民眾逮捕,流放至西伯利亞。他們被冠上「異議分子」,最後能回家倖存者無幾。本書預示了當國家受到侵占威脅,荒誕與殘酷將成為日常。作者透過祖母筆記寫下的流放故事,希望人們相信,即便面臨被迫低頭的黑暗時刻,自己心中信仰的光就是活下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