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做到了一個我或者我們這個業界(哲學、思想)的人,一直想要做到的一種、一直想要走到的一種境界。我如果能以很淡的像日常一樣的(氛圍),慢慢把你拉進來,讓你覺得這一切好像像生活一樣,而他所訴說的那個世界,彷彿讓你經歷過。 當故事結束後,便像是一整個世界關閉了。」─紀金慶(政治大學哲學博士,臺灣師範大學與國立海洋大學助理教授)
在現實與非現實間穿梭
於意念和隱喻中尋找自我
「人相信他人的力量。這一點以前沒出現在我的結局裡。這也是我第一次讓家庭生活出現在我的小說裡。」 村上春樹
這是個迷人且容易閱讀的故事,猶如推理小說一般,令人迫切想得知隱藏在畫作背後的真相、推開畫家與委託人身邊的一團迷團,等到進入迷霧之中,這才驚呼我們進入了另外的一個世界:一個充滿意念與隱喻的世界。
是命運?還是內在有令人失望的東西?究竟發生什麼事?為何遭到惡意遺棄?歷盡憂鬱絕望,現在的多崎作將展開一次有目的性的旅行。本書主要故事是一次旅程,一次人生之巡,巡視及尋回,並從中產生了衝擊性強烈的體悟。我們是這樣的活下來了。」繼續活著,成為責任。
本書是村上春樹第13部長篇小說,存在最稀薄的多崎作,將歷經最大的創痛,再沒有相稱的人物可以與之匹敵。再沒有更出萃的顏色,這部村上自比為《挪威的森林》的新作,完全落座在現實人生的因緣際遇,更加突顯描寫功力的非凡獨樹,一如既往,風靡世界文壇數十年的村上春樹,始終不曾令讀者書迷失望。本書將是他歷年小說創作中最豐富的收藏。
2019年在巴賽隆納領獎時,村上自己提到這部作品:「歐威爾寫《1984》是向前看,但在我這本小說裡剛好反過來。我看過去,但仍然會看到未來。這是我最具企圖心的作品。」十年來,《1Q84》不知影響了多少跨世代的讀者、作家,甚至音樂和藝術創作家,如今村上春樹創作力依然豐沛,回顧這部生涯代表作並推出新版,更是別具意義。
《1Q84》更是一部關於現實與超現實、愛情與信仰、過去與未來的磅薄大作,故事以雙線進行,以村上較少用的第三人稱全知觀點來說故事。現實時間是1984年,女主角青豆在健身俱樂部工作,但她另有一個神祕的身分,而熱愛寫作的補習班數學老師天吾則為了一篇小說新人獎投稿著迷不已,兩個主角雙線平行地發展,從互不相關、到發展出奇妙的戀情,從詭異的1Q84年回到童年的60年代……...繼續閱讀
短篇小說,是一個世界的無數切口,當世界不斷變遷,唯有故事留住剎那光景。
「第一人稱單數」是切取世界某個斷片的「單眼」。但那樣的切口越多,「單眼」就越會無窮交錯成為「複眼」。到那時,我不再是我,僕(我)也不再是僕。以及,對,你也不再是你。屆時會發生甚麼?沒有發生甚麼?歡迎來到「第一人稱單數」的世界。
都會的奇幻愛情、生活的過往片段、人性的善惡辨證、虛實的互見筆法,結合了短歌、散文、音樂與小說,展開村上風格的複眼小說。八個題材視角各異的精采短篇,可說是邁入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的村上春樹,回望人生愛與死主題的珠玉之作連發。
跳出旁觀者觀察描寫的故事框架,由我作為故事的主述者寄附在回憶這個旋律的延伸曲線上,無定軌的視角接縫出新的故事篇章,由複眼形態看人生,那些看似支離破碎的記憶片段,被偷走的名字與記憶,突顯得有味生動。綜觀全書,最後發現活著不就是一首對於青春、愛與死亡的追想曲。
關於寫作、生活、飲食,
還有對社會的關心
不確定為什麼要去,正是出發的理由
村上春樹睽違十年,巡訪七國十一地、最有溫度的行旅書寫!寮國到底有什麼﹖寮國只有寮國才有的東西,你的人生也只有你人生才會有的樣子。旅行雖會有疲倦、有失望,但一定也會有什麼!本書是村上春樹睽違十年再次推出的旅行散文,收錄了他這二十年來造訪他國所寫下的隨筆,共計十篇,橫跨七國。
好的音樂究竟是什麼?《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一書,為村上春樹與小澤征爾圍繞著音樂這個主題之間的對談。他們談到了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歌劇、馬勒的音樂、小澤征爾的恩師齋藤秀雄,與卡拉揚、伯恩斯坦的過往回憶等。
本書是作為小澤征爾頭號粉絲的作家村上春樹,從二○一○年十一月開始到隔年七月,對小澤征爾所做的訪談文章;從日本東京、神奈川村上春樹的家中,到夏威夷、瑞士、日內瓦往巴黎的列車中,都有兩位名家對談音樂的軌跡。村上春樹就按著對談時的錄音,以及當時的記憶,動筆將兩人的談話化為文字。
但這既不是報導文學,也不是人物論,而是村上只想以「一個音樂愛好者,和小澤征爾這一位音樂家,盡可能直率、坦白地談出彼此對音樂的內心話。」另外,也寫到如今是頂尖指揮家也曾只能睡在電影院、在歌劇院指揮還被喝倒采的過往、唱片錄音的幕後花絮、法國號換氣的真相,以及,好的音樂和好的文章之間究竟有什麼共通的地方。